,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在暗中收购粮食,如姑娘所料,他们打的是屯粮发国难财的主意。”
一抹冷笑浮出,寒冰零零碎碎的落入她的眼底。
一年前,李家的粮油生意突然变得红火起来,只因开了一家叫和记的米行。燕清歌立即让人去查了个清楚明白,的的确确就是赵修齐放在李家名下的产业。
上一世这家和记的米行可不得了,为了赵修齐的夺嫡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所以赵修齐纳了李峦箐进府,许侧妃之位,跟燕清歌平起平坐,燕清歌想忘都忘不掉。
☆、第一百六十三章 罢免官职(求月票)
现在碰上水灾,和记米行便在私底下干起了屯粮的勾当。
当然,赵修齐打的可不是什么真的发国难财的主意,而是借着李家有粮这件事,让李家名正言顺的进入皇商之列,好为他继续牟利。
而那和记米行,如果燕清歌没有猜错,只怕赵修齐也投了不少钱在里头。
“现在粮价已经开始涨了吧?”燕清歌问道。
“是,不过只涨了一成,还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青竹答道。
燕清歌叹了一口气,道:“很快就会涨上去了,心里门儿清的商家肯定不会现在卖粮,而和记则会想办法趁现在大肆收粮,就这两天,你想办法让他们多收一些吧。”
青竹有些惊讶,问道:“姑娘是打算帮他们屯粮?”
“没错,多收一些好。”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的,青竹想不明白,但他也不用想明白,只要姑娘吩咐了这么做,他便去做就是了。
于是很快,京城的小粮油店之间便有消息悄悄传开,说是和记米行要收米,价钱给得很是良心,不少人都去了和记,不过两天便谈下了几万担的生意。
……
这一日,正是燕清歌照旧入宫陪伴越王练字的日子。与往常一样,练完字得了评价之后,越王便拉着燕清歌吃点心说话。
越王已经八岁,按理说到了男女不同席的年纪,不过皇帝一直没有提及此事,温公公也像没有注意到似的,竟没有一个人提起避嫌一事。
人精似的温公公都装聋作哑了,其他人自然不会说多话,燕清歌则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过,于是这样的日常还在继续。
“姐姐姐姐,你知道吗,今日林尚书被父皇斥责,罢免官职,现在已经不是尚书了呢!”
越王今日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不停的说着林尚书受罚一事。
他虽然小,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他从宫女太监那儿听说,以前八皇兄的林侧妃要害姐姐,他便将这件事记得牢牢的,就算姐姐忘了,他也不会忘,可惜他太小,太弱,根本无法奈何林侧妃,也无法替姐姐出那一口气。
不过那林尚书是林侧妃的父亲,他受罚,越王就开心,开心得恨不得鼓掌了。
可燕清歌听了他的话,竟没有半点惊讶的神色,越王便问:“姐姐你不好奇他是怎么惹得父皇斥责的吗?”
越王眨巴着眼睛看着她,燕清歌看见他眼里的期待,便笑了笑问道:“他是怎么惹得陛下斥责的?”
越王立即从椅子上跳了下来,还特地拉了拉身上的衣服,作势摆出官老爷的样子将手背在身后,板起一张脸缓缓道来。
“事情要从治水赈灾之策说起……”
今日早朝之时,崇武帝让百官传阅了两份奏折。一份是林尚书昨日递上去的,一份是从河间府加急送来的,内容都是为了治水赈灾一事向陛下献策。
令人震惊的是,两份奏折里头献的策几乎一模一样。
不仅如此,崇武帝还让温公公当堂宣读了沈尚书送来的另一份奏折。
原来,早在这封奏折发出前一日,徐家公子徐子皓就已将赈灾五策整理成文,交由沈尚书代为上奏。但奏折还未发出,沈尚书的书房便遭了贼,而徐子皓忙于在水灾现场奔劳,又拖了一日才将五策重新整理出来,加急送往京城。
治水一事如此紧急,沈尚书这封奏折,是为了耽误的时间向陛下请罪所写。
温公公还未念完,朝堂上的百官看向林尚书的视线立即变得不一样了,有的嘲讽有的不屑有的旁观有的漠然。
为什么会有一模一样的奏折出现?沈尚书所言已经说明了一切。
“林爱卿,可有什么话要说?”崇武帝望着下头朝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话的语气叫人捉摸不透。
冷汗浸透了林尚书的后背,他的脚步凝滞了一瞬,旋即出列道:“臣冤枉,这治水五策是小女翻遍书籍日夜钻研所成,并非臣派人去河间府偷盗所得。”
“那么徐氏公子这份奏折,林爱卿认为是巧合?”
林尚书只觉得耳边嗡嗡的,崇武帝的问话也听得不太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