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说完了以后,陈立杰他们几个还不觉得,但是身旁的侍卫都对陈立杰等人是羡慕嫉妒恨啊!无数上十二卫的人拼死拼活想要得到的侍卫之职他们这几个人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这些侍卫怎么可能没啥反应。虽然他们都是御前侍卫,但是都有亲戚不是啊。
陈立杰等人却无知无觉,只是跪在地上谢恩。允熥让他们起来,又温言安抚了几句,让他们下去了。同时,允熥的所有侍卫和谷王府的所有下人也都下去了。
蓦然之间,本来还人数众多、有些杂乱的屋子就只剩下了叔侄二人,并且这一时间二人都没有说话,屋子里面呼吸可闻。
过了一会儿允熥有些郁闷的说道:“十九叔,你今日到底是为何要宴请侄儿?是想实封吗?”
允熥将人都清出去,是想给朱橞一个说自己想法的机会,所以他刚才没有开口,是在等着朱橞先说话。但是朱橞也不知道怎么了,也没有说话,允熥只能开口询问了。
朱橞其实是刚才略有一些愣神。他在宣府这些年,作为当地毫无疑问的一把手,不太习惯允熥这种表达方式,所以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允熥开口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我,是想把封地改到北平去。”
“嗯?”允熥转过头来对他说道:“怎么,你不是想实封?”
“实封有什么好的。”朱橞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现在实封的地方都是一些蛮夷之地,也就是东北、大宁还好些,可是这些地方都封出去了。二十一弟去了三佛齐,太远了,我可不愿意去。”
朱橞用了一刻钟的时间阐述了自己不愿意实封的理由,随后又花了一点时间阐述自己为什么想去北平。
允熥好不容易才忍耐过了朱橞的长篇大论,对他说道:“你是知道了我同意二十二叔不就封所以才会这么长篇大论的说吧。”
朱橞“嘿嘿”的笑着,没有答话。不过他当然是知道了朱楹和允熥的对话之后才敢直率的说出自己不愿意实封的话来的。
允熥有些头痛。一个个的都想着留在家里享福,不想出去为老朱家做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一个丰厚的遗产,‘真是太颓废了!’允熥想着。
允熥想了想,然后严肃的说道:“不许!不许你改封地到北平。”
朱橞其实也预料到他想改到北平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做好了反复磨的准备。但是此时他一看允熥的表情,觉得不是磨的好时候,‘还是过两天再说吧。’他想着。
但是允熥却不会给他过两天再说的机会,接着说道:“十九叔,皇爷爷还在的时候,可是几次称赞你,你怎么能只想着偷懒呢。”
朱橞郁闷:‘我这怎么能叫偷懒?’不过话并未说出口。
允熥接着说道:“9你算是叔叔们当中比较有本事的人,当然要承担重任,而不是躲在内地的封地中享福。”
“本来侄儿是想给9你安排重任的,但是既然9不太愿意,就给你一个轻松的活计。”
“鍢建以南数百里远的海上,有一个大岛名曰吕宋,其地土人现在十分原始,虽然号称一国,但是还比不上雲南的土司。”
“并且当地十分富饶,还有不少的华人在那里居住经商。朕打算改封你为宋王,将你加封到那里为王。”
吕宋这个地方朱橞也知道,以到大明京城的距离来看,虽然比宣府到京城的距离远,但是要是同时出发花在路上的时间未必就多。并且确实是比较富庶,这一点朱橞也有所耳闻。
不过朱橞还有一线希望:“陛下,一开始的时候是想把我加封到哪里去?”
允熥从身上掏出一张地图,指着地图东北方向的一个地方说道:“朕本来打算将你加封到这里去。”
朱橞一看那地方,彻底丧气了。比开原城还要偏远得多的地方,朱橞就是去雲南也不想去那里,好歹雲南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当地并非是蛮荒一片,而那个地方估计还是一片森林吧。
朱橞只能接受自己要去吕宋为王的结果了。
不过朱橞好歹是宗室子弟,虽然还是有些不愿意,但是在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更改的前提下,还记得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
他说道:“陛下,那左右王相派谁?”
“左相朕还没有想好,但是右相不必多考虑了,你的左长史刘璟绝对会是一个合适的右相。他要是有他父亲一半的本事,同时兼任左相都绰绰有余。”
刘璟,字仲璟,弱冠通诸经,曾经跟随延安侯唐胜宗讨伐温州贼叶丁香,回来之后唐胜宗盛赞刘璟之才。谷王就封时被任命为谷王府的左长史。朱元璋生前曾经多次称赞他,历史上朱棣继位之后也想任用他,但是他拒绝了,还说:“殿下百世之后,逃不得一篡字。”是一个既有才且忠诚的人,传统儒家的典范。
当然,他爹更加有名。刘璟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与诸葛亮等人并称的刘基刘伯温。所以允熥才说“他要是有他父亲一半的本事,同时兼任左相都绰绰有余。”
朱橞自然也不会认为刘璟不堪为王国右相,况且刘璟还是他多年的长史很熟悉,不会有异议。
之后朱橞又向允熥争取更多的条件,而允熥因为朱橞就封吕宋完全就是无妄之灾,所以让步也不小,除了不允许他组建规模较大的水师之外其它的条件基本都满足了。
并且朱橞还记得面前这人是皇帝本人,现在自己提这样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