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世界给卓群的答案就是他们知道的,但是,最初的北宋和大明世界里他们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当时他们认为全世界都在说普通话,再加上又是影视剧的世界所以大家都没有在意。
毕竟谁会在意一个影视世界的语言呢?
但是唐朝开启以后他们就有些发现了,因为长安话是日语汉音的来源,所以大家对这些东西的发音和口型都是还比较熟悉的,再加上《唐韵》和《切韵》被送到主世界的原因,大家就知道了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等到了秦献公的时候,那口型就更加奇怪了,大家就是想不怀疑也是不可能了,雅言这个只闻其名不知其音的东西,主世界也开始了对各个世界语言的研究,就连历朝历代的少数民族语言,主世界也都开始研究了,为了记录历史,更好的研究那些世界。
毕竟崇古和记录历史,都已经是诸夏的本能了,这些是改变不了的,不管时光流转,所有人都会记下诸夏的历史,即便是知道的不多,但是知道就是知道。
到底是因为崇古所以去记录历史,还是因为记录了太多历史才崇古,这一点谁都已经已经说不清了,但是这些东西已经刻进了诸夏的基因了。
到了现在主世界链接了各个世界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可以接触历史的原因,崇古就更加的狂热了。
各朝各代的电视剧是层出不穷,让整个主世界都陷入了全民崇古的狂热高潮里了。
而这个狂热让各个世界都发现了一些商机,就像是后周的柴窑,已经在柴荣的主持下成了主世界日常的家用器皿了,而宋代的五大名窑器皿,在诸多大宋世界的努力下,都已经是烂大街的东西了,这让不少的宋瓷藏家都准备跳楼了。
而明代的青花瓷还有宣德炉这些东西,也都是成了他们各个大明的财富增长点了。
就连历代的书画也都是要多少有多少的,所谓的古籍善本,那就更是狠了,北宋和大明在发现了这个商机以后,直接的把他们世界的特产做到了烂大街,就连历朝历代的文人收藏印章他们也都做的丝毫不差,除了清代的藏印之外,其他的都是齐全的,至于为什么没有清代的,他们也都给出了解释那就是文字狱之前藏匿的东西。
反正据说是让宋明两代赚了不少钱。
赵恒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干死了宋徽宗,这是多好的一个作画机器呀,要是没死的话,就他的瘦金体和那些书画还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呢。
不过苏轼和唐寅那些人也全都被各个世界保护起来了,他们这些人的字画可都是珍品一级的玩意,在后世是可以卖出高价的。
尤其是苏轼的,只要上面没有乾隆的题字和印章,那价格都是很可观的。
现在所有博物馆里的东西全都是各个朝代卖出来的行货,这让很多人都对卓群恨得牙痒痒,因为有不少人从卓群这里以所谓的捡漏价,拿走了不少好东西,但是他们刚到手没多久,那些个好东西就成了满大街的白菜了。
这让不少人都差点爆血管。
不过这也是好事,尤其是在战国世界开启以后,就像是卧虎地的竹简这种级别的国宝,都已经作为历史的鉴证被严密的保存起来了,以绝对的密封环境来保存的,不只是这些竹简,很多国宝级别的古代文物,都已经被这样密封保存了。
毕竟有了行货,这些东西就不需要再在外边摆放了。
这些东西智囊团的人全都喝卓群说了。
这让卓群觉得自己好像是错过了不少的大事件。
而智囊团的人却告诉了卓群不是他错过了不少的大事件,而是这些大事件,主世界根本就没有宣传,都是抱着知道的人就都知道了,而不知道的人就真的不知道的态度去做的。
这个答案让卓群的连都黑了,他决定再回去以后,就好好的看看各个世界和主世界变化,不然好像他跟不上时代一样,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自己心里也是有些数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到底是主世界控制不住了,还是主世界出问题了。
但是现在他却没有什么时间考虑这些了,因为他发现新出现的韩信在气质上和刘邦好像呀,也都是一个混混模样,和成为大秦武安君的那个韩信完全的不一样。
这就有些意思了,卓群拉着始皇帝和他悄摸的说了几句话,然后始皇帝看着韩信点了点头,让两个韩信见见面,这一幕还真是有趣呢。
于是始皇帝就在大家没有注意的时候回到了时空门去找武安君韩信去了,而卓群看着刘邦在考校着韩信。
而卓群听着刘邦考校的内容,突然有些奇怪了,不是说黄石公交给张良太公兵书,而后张良把太公兵书传给了刘邦么?
怎么刘邦考校的回事三略呢?
然后卓群一细想就发现问题的关键了,三略的全名是黄石公三略,而且太公兵书也就是六韬在先秦完全是公开的,所有的大家族都是有收藏。要是尉缭子差不多还是个密传,毕竟尉缭是秦国的国尉,他的东西在这个时候还是被保密的,而且尉缭的最后归宿也是不清不楚的只知道他最后隐居了。
但是现在卓群知道了,张良交给刘邦的就是三略,刘邦每次在被韩信辩驳的哑口无言的时候,就会用三略来反击,由此可知张良交给刘邦的秘传就是三略了。
没过多久刘邦满意的把自己的佩剑交给了韩信,又让人去召集所有的武将,准备给韩信安排一下了。
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