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母亲,林燕和我,我们一家三口开开心心的过大年。
温馨、祥和。
家,永远都是温暖的地方。
母亲已经六十七岁了,虽然耳不聋眼不花,毕竟老了,看着母亲心里有着欣慰也有着难受。
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日子是比以前好,可是母亲也老了。母亲受了一辈子苦累,现在虽然是安享晚年,但是作为儿子心里还是有许多愧疚。
如果有能力应该把母亲接到城里,每天伺候母亲,在她身边尽孝,或者回到家里娶妻生子,以尽孝道。可是这两样我都做不到,感觉自己挺失败的。
我和林燕都想把母亲接到城里,买不起房子先不买,租个大点的房子把母亲接去,可以天天见到母亲,同时照顾母亲。可是母亲不同意,说自己岁数大了,到城里住不惯,也不适应,要是在农村能活十年,到城里也就活五年。
为啥?憋屈。
母亲说:“不是说你们不孝顺,也不是说你们不养活我,是我岁数大了,到城里住不习惯,在农村待一辈子了,到你们城里根本就住不习惯。趁着我现在还能动弹,自己能做口饭吃,不用你们管我,你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比啥都好,我要是不生病长灾的就是你们的福,我要是生病长灾你们谁都消停不了。”
母亲说:“我看我这俩年还没事,你们就在外边好好干你们的,等我真动弹不动那天也不上你们那去,这几个丫头我上谁家谁都能养活我。老了,就不愿离开这家,你们要是有钱了,谁养活我你们就给谁点钱,到时候丫头行女婿兴许不乐意呢,给不给钱那就是你们的事了,我也管不了。”
母亲说的明白,我也听得明白,作为儿子来讲心里很难把这个疙瘩解开,从小就受到养儿防老的教育,并且家家都是儿子给父母养老,没有父母老了到闺女家去养老的。现在到我自己身上,母亲老了却不能在身边养老,尽为人子女的孝道说啥也过不去。心想这要是在家跟前儿说个媳妇多好,自己在外面打工挣钱,媳妇在家伺候母亲,也是那么回事,心里也安。
想法是想法,实现不了。
首先林燕就不会回来在家伺候母亲,不是说她不孝顺,而是她放不下自己的工作。她要在城里工作,如果把母亲接到城里去生活,她绝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会好好的伺候母亲。要是叫她回到这里有些不可能,除非她的家也在这里,和周晓梅似的家就在这里,那样能安心在家伺候老人。
母亲不到城里去,林燕不到农村来,而我学的是厨师,想要挣钱就得在城里,除非是不再做厨师,回家务农那还行。我要是不出去打工,现在开始在家干也行,如果这样林燕我俩就不能在一起,只有分手。我那么做对林燕来说我是自私的,对母亲来说是尽孝道,但心里也是不安。
说实话那是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无能为力。
那时候曾想过如果自己回家,不再出去打工会是什么样?凭自己的能力在家干也能的挺好,也能过一场日子。
那林燕怎么办?
对不起人家,母亲也不会让我这么做。
曾和五姐说过我的想法,五姐说不行,绝对不行,那不是人干的事。
初一,照例去给叔叔婶子拜年。
初二,大姐她们全回来了,秋萍和贺贺也来了,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
大姐有了儿媳妇,一家人过得高兴。
二姐家秋萍在外面打工,贺贺上学,转年还要翻盖房子,都是好事。
五姐家说也要盖房子。现在五姐和公公婆婆在一起住,意思是在她家的东园盖一处房子,给五姐一家三口人住,公公婆婆还住老房子,都在一个院套,两个住房。
三姐家三姐的小叔子一开始养活老人,老房子就给了三姐小叔子。三姐家在外面自己买的房子,现在三姐小叔子开始不养活老人了,三姐三姐夫就搬回老房子开始养活公公婆婆,公公去年去世了,剩下婆婆自己,今年三姐家在老院子翻盖房子,准备好好收拾收拾。
四姐家是前年盖的房子,四间北京平,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就是四姐家太抠,只知道关起门过日子,很少和亲戚朋友走动,在村里名声不是太好。
总的来看家家都挺好,唯独不行的就是我,我得努力。
头几年回来初二这天是我的批斗会儿,现在好了,我有了对象,家也安稳,批斗会自然而然的就取消了。
现在有一种感觉,好像我在家不在家开始没人在乎了,我已经不再是家里的重点,重点开始转移到母亲去谁家养老的问题上,并且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