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标题:拍电影实在太有“意思”了。
………………
“天哪,这个剧本、这个剧本、这个剧本……”
我们的袁大师心里面还有那么一点小忐忑,毕竟这个剧本是他原创的,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虽说他本人十分满意,丽莲-吉许这位专业演员看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不过他还是很在意大卫-格里菲斯这位电影大师的评价。
大导演重重地吁了一口气道:“实在是太棒了啊!”
老子果然是个天才!
袁燕倏淡淡一笑,还没有说话,就听丽莲-吉许小姐高兴地说道:“我就说大卫会喜欢这个剧本的,因为《饥荒孤女》太具有史诗性了!”
纵观这位电影大师拍摄的经典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贝利斯亚女王》和最近扑乐街的《新英格兰之路》,他对这种主题宏大,场面华丽的史诗片情有独钟。格里菲斯自己曾经说过,早期影片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法国人cy拍摄的《吉斯大公遇刺记》(lauise,1908),也是在美国最卖座的法国电影,这让格里菲斯对华丽的历史题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呢,他是一位兼具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大艺术家,自然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他一生拍了四十多部关于印第安人的电影,而且其中还有类似《ta view(红人的观点)》这样以印第安人视角看待西进运动的作品;他也拍摄了反应资本主义丑恶面的《a corner in (囤积小麦)》,以传统清教徒的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贫富差距问题进行了置疑。
好吧,不左不成艺术家,好莱坞其实一直有点左的,二战之后,在麦卡锡主义泛滥最高峰的时候,臭名昭著的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为了调查所谓“好莱坞被共产党渗透的程度“而传讯大批好莱坞电影界人士。其中有10人拒绝作证,不愿透露任何人的政治背景和思想倾向而被判蔑视国会罪。这就是著名的“好莱坞十人案”。
只不过一百年后统治好莱坞的是“形左实右”,实际上是新古典自由主义先锋的白左罢了。
那么《饥荒孤女》既是一部史诗电影,又是讲述爱尔兰人民的悲惨遭遇。这两点一下子就搔中“电影之父”的痒处啊。实际上袁大师这部电影就是为他量身定做写的,除了格里菲斯,他都不认为当世还有人拍的出来。
接下来他们三位就开始深入地探讨拍摄计划了,那么首先就是……小钱钱。
格里菲斯先生在心中默算了一下道:“依我看,这部电影成本至少需要八十万美金,至多不会超过一百万……”
其实这个数字他都是往大里面说。按他的估算,要是真的节约一点,不那么精益求精的话,拍摄整部电影的成本不会超过五十万美金。
“不,大卫。”袁燕倏摇头道,“是三百万美金!”
电影大师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惊讶地道,“尼奥,我看用不了那么多的吧。《饥荒孤女》可不像我的《党同伐异》,没有那么多大场面的啊……”
他老人家的《党同伐异》花了将近两百万美金的制作费。其中的大头就是恢宏无比的战争场面和真实细致的场景布置。
他光拍摄波斯军队的一个镜头就动员了1.6万名演员,没看错,确实是一万六千名演员。这个规模,在后世也只有苏修和中修拍摄的战争电影,比如《战争与和平》和三大战役才能相提并论。
根据现有的文字剧本,《饥荒孤女》里面确实会有大场面,比如上千具尸体同时被掩埋,比如可以容纳万人的济贫院,比如帆船同暴风雨搏斗,不过场面还不会大到如此地步,根本没有必要动用那么多的人力。
而且因为是拍摄“近代”的爱尔兰民间,也不需要像格里菲斯在拍摄《党同伐异》期间兴师动众地搭建一座带着大角斗场的古代城市。
“大卫,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我们对外宣传的时候就要说我们的预算是三百万美金!”
“这……”电影大师的思路还没有转变过来,他还是以导演的角度来考虑预算问题。所以他不明白,我们的袁大师为什么要报一个能吓死投资方的三百万美金。
不过他的女弟子丽莲-吉许小姐早就被她的中国情人给带坏了、
只见她微微一笑道:“大卫,你在担心什么呢?我们梦工厂就是制作方啊。不管是一百万还是三百万还不都是我们说了算。说成三百万美金,这对我们的宣传大有好处啊。你想想看,史上最贵的电影……这不就是尼奥方才说的噱头。”
格里菲斯先生听了这话,稍稍一想便点了点头。当然啦,他也是这一行的老司机,虽然吉许小姐还有些话没有说,他也知道这三百万美金其中必有猫腻。
实际上后来我们的袁大师看到高达三千万美金的票房,悔得肠子都青了啊,早知道就对外宣布五百万美金……嗯,一千万美金得了。这一下子就把纽约这边洪门连带着华人们的黑钱给洗完了啊,顺便还能多“避”点税来着。
说完了预算,其他的只能说是细枝末节了。他们敲定了摄影师的人选,自然就是已经熟悉了有声片拍摄设备的维克多-弗莱明先生,他原本就是格里菲斯的御用摄影师。至于什么副导演、道具、灯光、烟火等等剧组成员,有电影大师在这里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演员了。不过这个时候莲姐出来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