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营地招揽玄翦,给魏国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这得从救玄翦和魏纤纤时,为吸引典庆的注意力而发射的圆球说起。
发出那颗圆球时,直升机上的喇叭还对典庆说了这么一句话:“典庆,你不想知道事情真相吗?这里面有你要的真相,送给你了!”
圆球里是否真有典庆师傅(魏国大将军)被杀死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直升机喇叭说的这句话被魏庸给听到了,圆球又被典庆给捡走了。
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魏庸可是心里门清典庆师傅是怎么死的,万一圆球里面真有他逼玄翦杀死魏国大将军的真相,这要是被典庆知道了,捅到魏王那里,这还得了?
魏庸是个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老阴比,岂能容许这等事情发生?他连自己亲女儿和外孙都能下得去手,何况一典庆乎?
魏庸计上心头,果断先发制人,跑到魏王那来了个恶人先告状,状告“罗网”、典庆,还有大夏人。
他说典庆、“罗网”和大夏人相互勾结,要对魏国不利。
这老头很会讲故事,生动形象地编了一出典庆是如何勾结“罗网”和大夏人,先刺杀魏国大臣,再杀害自家师傅,最后又怎么和大夏人联手,放走“罗网”刺客玄翦。
不仅故事编的好,魏庸还拿出了证据。
这些证据本是用来给玄翦泼脏水的,现在玄翦跑了,改一改,给典庆用上了。
甚至,魏庸还不要脸地以自家府邸被大夏人偷袭、女儿被“罗网”刺客挟持走作为证据。
魏庸在魏国朝堂一直是一个很光明的正面形象。
在秦攻打魏之国时,其他大臣畏秦惧秦,商议与秦求和,是他和魏国大将军要求主战;在大臣接连被刺杀,众大臣人心惶惶之时,他依旧表现得很镇定。
因此,从魏王到众大臣,对魏庸印象极好,哪怕是跟他政见不同的那些大臣也认为魏庸是个正直为国的人!
他们自然不会觉得魏庸是一个阴险卑鄙到连女儿都可利用的人。
魏王派来的人叫典庆去王宫问话,典庆正在家中想办法打开那颗圆球,获取师傅死的真相,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司空魏庸居然告他勾结大夏人和“罗网”谋师害命。
典庆不是个善言辞的人,到了魏国朝堂上,哪是魏庸对手?
三言两语之下便被魏庸说得怀疑人生,要不是他真没做这些,他自己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哪天喝高了,干了这些事?
辩驳不过,那就来证据!
无奈之下,典庆拿出那颗圆球想要洗白自己。
魏庸看到圆球拿出之时,脸色微不可察地变了下,若说他诬陷典庆的计划有什么漏洞,那最大的漏洞无疑是大夏人留下的这颗圆球,万一大夏人真有什么手段留下他谋害魏国大将军的证据呢?
可魏庸没想到这颗圆球居然成了他的助攻!
魏国朝堂是山谷营地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自然看到了魏国朝堂上发生的这幕,及时送来一记神助攻,那颗圆球自己说话了!
说的话让魏庸大喜,让典庆绝望!
“典庆,你那边怎么样了?你师傅死了……”
短短十四个字把典庆打到了地狱。
这十四个字其实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但通过说话人的语气可以让人浮想联翩。
典庆听到这话后,也心知不妙,他抬起头,看到的是魏国朝堂上一双双不信任怀疑的眼睛。
典庆吼道:“是这些大夏人在胡说,我没有跟他们勾结,师傅不是我杀的……”
可是,谁信呢?
他对着圆球吼道:“你继续说话啊,告诉他们不是我,我跟你们没有关系。”
可圆球说完那十四个字后,就不再出声了,仿佛坏掉了一般。
大殿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典庆身上。
“唉,典庆啊,大将军乃国之支柱,又是你师傅,他于你有授业之恩,又在军中提拔于你,没想到你为了一己之私,竟……唉!”魏庸摇头晃脑,一副“恨典庆不成钢”的表情。
“你在胡说!”
“定是你勾结了‘罗网’和大夏人,害死我师傅,又想要害我,你还我清白!”
典庆听到魏庸的话后,又瞧到周围那一双双对他怀疑和不信任的眼睛,顿时暴怒无比,向着魏庸走去,想要抓住魏庸。
魏王哪能让典庆在朝堂如此放肆,而且,他心里也认为事实证据确凿,这典庆只是想最后在负隅顽抗罢了,他令道:“禁军何在?还不与寡人拿下这弑师贼子!”
自殿外立刻涌入了数十名披坚执锐的禁军,向着典庆围去。
典庆还没被愤怒完全冲昏头脑,知道现在情况对他不太妙,再呆在这里怕是会更不妙,他可不想死在这儿,师傅的大仇还没报,那些人为什么要陷害他,他也想讨个说法。
典庆抓着那颗圆球,向着殿外冲去。
他是披甲门传人,披甲门专修至刚硬功,一身ròu_tǐ堪比钢铁,典庆在战场上,曾连挡十三辆战车正面冲击而毫发无损,简直就是个人形坦克!
他这一冲锋,魏国禁军哪能得挡?且典庆也并不恋战,闷头专心跑路,居然真被他从魏王宫给活着闯了出去。
闯出王宫后,典庆更不留恋,继续朝着城外狂奔。
到了城外,自觉后面的追兵追不上自己之后,典庆拿出那颗圆球,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魏庸要害他?为什么这些大夏人也要害他?
老实人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