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大相国寺
“吃食下酒,自有厨司,以至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观酒,谓之‘白席人’。总谓之‘四司人’。”
要想环境高雅些也没问题。
“欲就园馆亭寺院游赏命客之类,举意便办,亦各有地分,承揽排备,自有则例,亦不敢过越取钱。虽百十分,厅馆整肃,主人只出钱而已,不用费力。”
半夜里想吃东西,也可以——“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一样不缺。
如今正是天热,除了日常瓜果,苏油最喜欢的就是还能吃到雪糕,冰激凌那样的东西——这东西,在大宋叫冰雪。
“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乾脯、莴苣笋、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子、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闵水荔枝膏。”
“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菉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冰雪、细料馉饳儿、麻饮鸡皮、细索凉粉、素签、成串熟林檎、脂麻团子、江豆栗儿、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之类。”
冷饮凉食,品种还非常的齐全。
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只,要,你,有,钱。
“其岁时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类,新出每对可直三五十千,诸濩分争以贵价取之。”
刚上市的茄子,瓠子,一对能买到三五十贯!这里是铜钱!落到眉山一贯铜钱能得一亩上田!
李老汉一年开出五千亩梯田,就值汴京新上市的一车茄子!
这就是商品经济!
在这个商品经济的汴京,苏油很差钱——因为蜀州大船还没到。
老堂哥准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可不是苏油的风格。
那就得想办法。
叫来苏小妹,张藻张麒:“家里没钱了,我们得开始变戏法了。”
张麒开心得摩拳擦掌:“早就等你吩咐了少爷!”
苏油笑道:“那就少废话,找工人来盘窑!”
没两天,一个精致异常的石棉内衬小坩埚窑诞生了。
娃子们开始在大宋现有的化学基础上制备各种物质。
搞玻璃镜片的手艺,石通非常清楚,很快给小师傅弄来了一套锡槽设备。
让石通和张藻张麒用金属圈弄各种形状的平板玻璃,自己带着苏小妹开始搞化学制剂。
制剂其实无需太多,但是工艺异常复杂。
先用矾石干馏法得到浓硫酸。
煤粉干馏法得到氨气。
氨气以铂金为催化剂,与硫酸反复反应,通过冷凝管,得到浓硝酸。
银粉溶于浓硝酸得到硝酸银溶液。
因为银一般含有部分杂质铜,因此还需要除铜。
金属丝温度计,能够测量数百度的温度。
将硝酸银粉末放置到两百到三百度的油中隔离加热,硝酸铜分解为氧化铜。
溶解,过滤,去除氧化铜固体,就得到纯净的硝酸银溶液了。
烧碱和纯碱的实验室工艺,苏小妹等人早已经掌握。
接下来,用硝酸银,烧碱,氨水三种溶液,制得银氨溶液。
运送书本用了大量的硅胶干燥剂,这东西是最佳的过滤材料
用少量的水润湿葡萄干将其软化,然后压榨被挤出的汁,经过硅胶吸附掉杂质,提纯浓缩后,得到了一种糖——葡萄糖。
葡萄糖溶液和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就会得到苏油最终想得到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
其实再过上几百年,欧洲威尼斯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已经很清楚了,再后来发展出锡汞齐,效果更好。
不过苏油认为,仅仅一个锡汞齐,不足以挑战大宋的金属镜面加工工艺,于是才用了这么麻烦的方法。
这是一直沿用到现代的工艺,也就是说,这是制镜的终极工艺。
苏油,苏小妹,张麒,张藻,石通五个人搞了半个月,搞出了大大小小十多面镜片。
石通看着镜子,很失望,当然不是对自己的手艺:“这东西对长得不怎么好看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友好的存在。”
不怎么好看?苏油都要笑昏了,徒儿你的相貌,可能比不怎么好看还要更低一档哟!
“达之,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面性。为师很欣慰,能明白这个道理,你终于开悟了……”
小七哥的反应刚好相反,都美坏了:“哎呀我怎么这么好看,难怪每次我守食肆的时候,那么多大丫鬟小媳妇来定餐。糟娃哥的日营业额总超不过我,这回算是找到根儿了。”
糟娃的回答言简意赅:“滚!”
苏小妹将一个带盖子的小镜盒偷偷藏到袖子里,然后施施然地离开。
临走的时候还鄙夷地看着几个拿着镜子端详自己的男人:“哼,浅薄!”
苏油不由得腹诽,找地方自己一个人偷偷看就不浅薄了?!懒得揭穿你!
镜子还需要装饰,用石通的话说,水晶琉璃镜这东西的定位,一定,必须,只能,是奢侈品。
镜子治好的日子,七月七日的“七夕节”已经过了。
“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
“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