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苏娟,是高父同学的女儿,虽家里条件比不上高家,但也算是有些富足的书香门户,只不过,谁也没有料想到,两家刚结亲不久,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苏家为了避险,扬声与苏娟断了关系,因而高家对于苏娟是有些愧疚的,这也是高伟一直迁就维护苏娟的原因。
而苏娟在这样的变故后,特别在经历农村贫苦的生活之后,心思也产生了变化,经常跟村里的农妇接触,自然性子也跟随着变化,仗着高家对她的愧疚,独揽大权,认为是高家欠她的,无论她如何要求,都是应该的!
听到高深的讲述,景卿心无力叹息,不由问道:“那你父母呢”
提及父母,高深也是一片无奈,作为儿子,他无法指责父母什么,只是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高深低缓说道:“我受伤被遣回家中,大嫂得知我可能会成为残废,还要长期吃药维持我的腿伤,顿时觉得我是家里的拖累,更不想还要照料我这个人,何况我的屋子已经被两个侄子居住了,以苏娟的性子,怎么可能留下我这个拖累,自然要闹上一闹…”
高深因公受伤,做完手术后,没两天,意识还没恢复好,昏昏沉沉的就给抬出了医院,当时部队派人送来了一笔补偿费,交给了高家父母,叮嘱他们好生照顾。
苏娟自然抢了过来,揣进了自己的裤兜,心中既想昧下这笔钱,又不想照料高深,何况家里哪有多余的房间,她更不想跟两个儿子挤在一间屋里。
想着高深是因公受伤,部队那边不可能不管,因此她就大闹了一场,先是诉苦后是撒泼,把她在村里从那些无知农妇身上学到的本领,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出来,让高深找部队给另外安置一处住处,不然她就要带着两个儿子另过。
高伟在面对自家弟弟与妻儿两边的选择,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妻儿,而在高父的传统思想里,高伟是长子,又是他从小带在身边教学的,感情自然也就深厚一些。
而小儿子自小是老爷子教养,文学造诣也不是很突出,性格还很跳脱,最后还偏偏弃文从武,他深感小儿子丢掉了高家的家风与骨气,一去就是八年,父子感情也就很是淡薄,两个儿子相较,他自是偏向大儿子的。
至于另一个长辈高母,性格温婉,也是出身书香世家,自小也是饱读诗书,几乎是按照古时大家闺秀那般教养,保留着老旧的思想,自然是以夫为天,三从四德。
高母心中是偏疼小儿子的,她虽性子温婉绵软,但她心中明白,小儿子也是为了高家,适才毅然离家进入部队奋斗,每个月按时寄回津贴,贴补家用,可以说,这个家算是靠小儿子的津贴支撑过来的。
但高父骨子清高,不理俗物,对此不屑一顾,高伟又是以苏娟为主,每个月的寄回来的津贴,都被苏娟给收了起来。
对于大儿媳妇的闹腾,高母也是深深的无奈,两个孙子大多时候都是她在带,付出的感情自然深厚,虽不喜大儿媳妇,但两个孩子是高家的血脉,她的亲孙子,她怎么能舍得让苏娟把孙子带出去另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