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苍平很聪明,他没有让赵百忍去严查谁才是刺杀太子的幕后黑手,因为这很容易把他自己也绕进去。
天底下有胆子有动机刺杀太子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不管是正着数还是倒着数,那都不是顾苍平能惹得起的对象,一旦皇帝老子突然脑子一抽,一拍板说“爱卿,那此案就交由你来领头查办,或者协助查办”,那他可不就坐蜡了么?
真查到大人物了,是往上报呢,还是瞒下来呢?
往上报,虽然能痛击政敌,可同样是捅破天的事情,极大概率皇帝老子会把这事情隐瞒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这很有可能会是一桩可怕的皇族丑闻,为天下人耻笑。
统治者一旦丧失了威严,那就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瞒下来,那顾苍平天然就有了政治污点,等于授人以柄。
所以,太子遇刺事件是惊天大案,可谁也不敢提,谁也不敢碰。
就连顾苍平这种胆大包天的角色也只敢曲线救国,绕着弯来借助这个案件攻击政敌。
是,幕后黑手我不敢碰,可这幕后黑手怎么知道太子行踪的?这个总可以查吧?幕后黑手又是怎么跟两个修行界的大魔头勾搭上的,这个总可以查吧?
这要往下一查,那就可怕了。
等于太子一系的官员手握尚方宝剑,拥有极大的权职可以彻查朝野上下除皇帝之外任何官员、甚至包括各王爷、侯爷。
那种局面和情况,绝对不是太子一系敌对势力想要看见的。
可如果有官员挺身而出反对,那简直就是找死。
太子遇刺,你居然反对调查?你想干什么?是不是心中有鬼?不打自招?
赞成,等于太阿倒持,送人神器来杀自己;反对,等于授人以柄,自投罗网。
一时间四皇子一系的官员倒吸一口冷气,看着顾苍平如看魔鬼。
这便是顾苍平的阳谋!
不管如何选,都会中他的招!
张大同是太子系官员的精神领袖,宁同义是太子身边国家决策的首席智囊,而顾苍平这个中级官员能跻身太子团体核心成员之一,靠的就是他防不胜防的阴谋与难以抵挡的阳谋!
一时间朝堂上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针落可闻。
紧接着太子一系的官员无不喜上眉梢,纷纷上前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议,请陛下彻查此事!”
“臣等附议!”
一时间朝堂中迅速集卷起一股可怕的潮流,眼看着四皇子一系的官员要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这时候,四皇子一系最大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朝堂力量远不如太子一系。
正如同太子一系最大的缺陷是缺乏修行界的支持,以至于他们一直没有高端强大战斗力作为后盾支援,遇到一次胆大包天的刺杀就差点全盘皆输。
四皇子的缺陷刚好与太子相反,虽然四皇子拥有乾坤神教的支持,可跟太子的官场人脉与威望比起来,却显得十分单薄,在朝堂上那就完全是个弟弟。
大齐朝堂类似三省六部制,官制复杂而庞大,但简单总结一点来说便是:中书省类似于内阁,为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其中设置宰相五人,首相一人,宰相两人,副相两人。皇帝不出席的小朝会时,六人相中必有三人轮值,皇帝出席的大朝会中,六人如无特殊原因必须当值,这五人组成的内阁直接向皇帝,或者监国太子负责,为皇帝或者太子提供决策建议,从而决定这个庞大的帝国往何处去。
门下省则职掌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侍从参乘等事宜,属于亲近皇帝,容易吹风,影响力巨大,却并无太多实权的行政机构。
而尚书省则是整个帝国的官僚中枢,最高政令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部便设置在尚书省之下,六部尚书是该部门最高行政长官,权力仅次于宰相。当宰相帮皇帝做好决策,皇帝下达旨意后,他们决定着帝国该如何走,怎么走。
乾坤神教多年经营,触手早就伸向了朝堂,虽然他们不能当官,可并不妨碍他们影响并控制一些官员倒向他们。
其中内阁中的首相公孙旺是大齐极为少见的孤臣,他既不是太子一系的官员,又不是四皇子一系的官员,只忠于皇帝一人。
两名宰相则全部是太子一系官员,剩下两名副相一人是乾坤神教所支持,一人是四皇子一系。
可宰相在内阁中虽然有决策权,却没有否决权,跟一票否决的首相比起来,那就是弟弟;而副相在内阁中更加不堪,只有建议权发言权,却没有决策权,属于弟中之弟。
剩下的六部尚书同样吏部尚书、户部、兵部尚书牢牢掌握在皇帝赵百忍的手中,太子一系的官员则掌握了礼部、刑部和工部尚书一职,甚至吏部、户部和兵部的侍郎他们也都握在手中。
在六部中,侍郎是仅次于尚书一职的官员,手中拥有极大权力。
由此可见太子在朝堂中的势力!
而四皇子一系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当中的智囊是董道明,而这人……连九品官都不是,他只是四皇子身边的幕僚长,身份甚至不能见光。
四皇子身边几乎所有一切的智计都是他一人发出,而在太子一系这边,智囊顾苍平自己便在朝中,不仅可以躲在背后,而且关键时候还可以赤膊上阵。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