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递上来的小菜,有牛肉和羊肉,还有鸡肉和几样卤菜,全都是凉菜切盘,没有一样热菜,毕竟,热菜需要时间准备,短时间内是难以准备好的。
“来来来,既然酒菜都上齐了,那就开吃吧!”
李安开口说道,让将士们在此用晚餐。
因为小菜不多,是难以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所以只有主要人物能够分到,普通的大部分士兵就只能吃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了,还好将士们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辛苦。
在故城废墟吃吃喝喝,这感觉是非常不错的,虽然旁边总有乌鸦在呱噪,但这影响不到李安吃肉喝酒,就全当这些乌鸦是唱歌的。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名校尉喝了几杯酒之后,就背起诗来了,而且一个字都没有背错,可见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一般的士兵能背前两句就不错了,后面这些肯定是记不住的,而这位校尉能记住这么多,可见是一个文化人。
而他吟诵的这首诗,是杜主编杜甫前几年所做的一首诗,也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词,其中,第二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被称为千古名句,不止在文学社脍炙人口,且在实战军事中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后世的很多人在打仗的时候,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擒贼先擒王,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而提出这句名言的,居然不是著名的军事家,而是大唐的杜主编杜大诗人,这一点让人很是意外。
“杜主编的塞下曲,好诗啊!还有谁会吟诗的,都说说吧!”
李安开口说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有一名校尉开口朗诵道。
“好,好诗,好诗啊!”
这首诗也是王昌龄所作的诗,是一种很豪迈的诗词,说的是从边塞孤城上远远看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黯淡无光,在荒凉的沙漠里,因为战斗繁多,将士们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通过这首诗词,可以看出大唐边防将士的勇敢和坚韧,面对来自外界的强敌,大唐将士没有丝毫的惧怕,通过一次次的勇猛战斗,捍卫了大唐帝国的尊严,让远处的敌人对大唐帝国刮目相看,尤其是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显示出了大唐将士的恒心和毅力,只要不把敌人打败,就永远不提回家,要毅然决然的奋战到底。
“还有谁会诵诗的,不要停啊!继续诵诗。”
老郭一边喝酒一边说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一名亲兵开口诵读了起来。
看得出来,老郭麾下的这些士兵,平均文化水平很是不错,居然有那么多的人会作诗,在文化普及程度不高的大唐帝国,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
而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是非常简单的,说的是,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这首诗前面是写景的句子,让人一听就非常向往边关的壮观景色,而后面的一句,则显得有些伤感,羌笛是边境地带留下的一种乐器,一个戍边的军人在离开家乡参军的时候,听到的就是用羌笛吹走的杨柳枝曲目,然后再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而在戍边的过程中,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立即就会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
而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暗藏讽刺的意思,说的表面意思是一种自然现象,春天的风吹不到玉门关这个地方,而实际说的是朝廷的关心达不到边关地区,也就是京城里的朝廷统治者不太关心边关地区征夫的生活,对于远在玉门关戍守边疆的士兵不给与一点温暖。
这首诗除了霸气,更多了一丝讽刺,讽刺当朝统治者不给边关的将士更多的关心,可总体还是不错的一首诗,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思,尤其是统治集团的反思。
老郭麾下将士的文化水平是真的很不错,吟诵的古诗是一首接着一首,似乎个个都是文化人似的。
“老郭,你麾下的这些将士不得了啊!个个都会吟诗,这水平也太高了一些吧!不知道的还以为都是国子监的学童呢?”
李安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他们也就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可比不了国子监的学童,那里可都是大唐的栋梁啊!”
老郭谦虚的说道。
很快,热菜也被送来了,这些都是酒楼刚刚做好的,因为距离不远,送过来之后,还是温热的,甚至还冒着热气呢?
“呱呱呱……”
也许是热菜太香了,附近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