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先生请放心,我们训练的500名士兵至少可以对付超过2000个中国的会党成员,横扫上海滩的会党势力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彼得威尔到达中国之后一直在搜索中国的资料,他发现即便是最大的上海本地帮派青帮,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员也不超过900人,装备则更为落后,甚至连手枪步枪之类的轻武器都少的可怜,在火力上甚至还不如美国西部广阔荒漠上的劫匪们。
“好了,威尔那就看你的了。”……
不到一周,陈其美的组建南郊武装护厂队的许可就被博南拿到了手里。这个时候博南开始正式和威尔一起招聘武装护厂队的队员。对于这个护厂队员的挑选标准,威尔和博南还是出现了分歧。博南建议从原有会党经验的人中挑选,而威尔却极力反对会党成员的加入。因为这些人不仅仅有赌博,吸毒等各种各样的不良嗜好,而且和原有的会党多半保留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能做到完全的可靠。最终还是博南让步,放手威尔去挑选成员。
而这个时候,上海南郊也经历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迁移。任何不愿意搬家的人都会受到那些会党的“骚扰”。这种骚扰当然是那些帮会打手的说法,如果说的更准确一点的话则是赤裸裸的生命威胁,甚至是杀害。一个无论如何不愿意搬家的老人,被这些帮会打手会用马脱着在街上足足跑了两个街区,直到奄奄一息,让那些不愿意搬家的人看看下场。这种杀鸡给猴看的做法看起来很有效果,但是很容易就造成了这些人在当地民众心中形象的急剧恶化。这种恶化的结果是,那些几乎赤贫的民众很容易就接受了青日用钱作为补偿,日后还可以进工厂上班的条件搬家。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原本当苦力可是因为搬家而丧失劳动机会的一些年轻人成为了武装护厂队的第一批成员。威尔挑选护厂队员的条件只有三条
1不得参与过任何会党组织。亲属也没有会党身份
2没有赌博,吸毒等不良行为
3家人父母或者妻子日后在青日的工厂上班
这三条实际上不仅仅斩断了这些人和会党可能的任何联系,而且也将他们的家人几乎作为人质控制在青日公司内。
1912年1月7日,美国海湾公司上海分公司青日公司,正是在上海南郊奠基开工。出席者包括美国领事库柏先生,青日公司总裁诺尔曼博南先生,俄国领事马里诺夫先生,以及上海都督陈其美先生以及中天建设公司(诺尔曼家族成立的一家建筑类公司)的董事长陈思源先生。当天几乎全上海的新闻界记者都到场进行了报道。而且,由陈思源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你们好。今天美国海湾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青日公司的奠基仪式,更为大上海的精英们能来参加,我诺尔曼博南深感荣幸。”
“博南先生请问,青日公司未来的只要发展方向是什么?”一个带眼镜的瘦瘦的记者问道
这个人博南认识,是陈思源一个报社朋友的记者
“南郊大片的空地显示了这家工厂巨大的规模,这家工厂也非常有可能成为上海最大的纺织工厂。不知道,我的答复您是否满意。”博南微笑的回答
“请问博南先生,您是否直到在南郊的搬迁过程中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我是上海大公报的记者。”
“这个对不起,由于青日公司刚刚建立,我们公司从搬迁到建设是全部转包给陈思源先生的中天公司的。对于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我们公司并不知情。”
博南仍然在自己的脸上保持着标准的微笑,可是心里早就问候了这个记者的18代祖宗。在这种记者招待会上总是有些不开眼的记者来挑刺,而这个问题很显然博南也早就想到了会有人来问。恐怕在全上海也没有几个人敢去找陈思源的麻烦,干脆就让他来背黑锅好了。
“请问博南先生,不知道在中国处于内战的情况中为什么海湾公司还要进军中国?我是申报的记者。”
问这个问题的记者毫无疑问令博南眼前一亮,也许不算是美女,可是按照博南的看法非常有东方韵味,虽然他所谓的东方韵味经常被法尔考嘲笑眼镜长到屁股上去了。
“这位美丽的小姐,你知道我们公司进行这个计划已经不是一天了,而且我们认为中国的内战状态并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好了,谢谢各位今天来。我想剩下的问题就由特兰先生来回答各位,我还有事情,不好意思告辞了。”
博南说完话没有给别的记者机会,直接钻进了自己的汽车一路开走了……
奠基仪式之后,当然会有酒会,会有名流,会有交际花。不过对于这些事情不怎么感兴趣的博南还是离开的会场让未来青日的执行董事陈思源去和那些中国的官僚们打交道吧。
青日公司的6层,博南的办公室中做着三位客人。分别是美国驻沪总领事库柏先生,美国驻沪领事馆高级军事参赞卡尔森先生,和诺尔曼家族在北中国的大买办曹岫云。曹岫云来到这里主要是因为博南要求他把北京他所掌握的情况来做个一个当面的汇报。以往的电报传递不仅消息不保险,而且也无法进行讨论。原本库柏先生是不用参加这个会议的,不过既然已经把自己和诺尔曼家